20200920 – 認罪—與神重拾關係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梁健雄傳道
經文:尼9:1-38

 

引言: 經過禁食、禱告、讀經之後,以色列人看到自己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犯罪,亦看到神不離不棄的愛與公義。

 

講道大綱:

 

  • 以色列人覺醒(9:1-8)
  • 神與以色列人的經歷(9:9-31)
    • 神施行的神蹟奇事(9:9-15)
    • 神對以色列人的恩情(9:16-25)
    • 以色列人的惡行(9:26-31)
  • 以色列人與神立約(9:32-38)

 

結語:

以色列人鑑古知今,再次降服在神的主權中,下定決心與神立約。

 

討論問題:

 

  1. 你嘗試過因為閱讀聖經而為主大發熱心、悔改的經歷嗎?
  2. 你向神懺悔認罪的習慣如何? 這習慣有什麼重要性? (9:2-3)
  3. 以色列人為甚麼喜歡重述歷史? 從歷史中,人們可以學到什麼? (9:7-38)
  4. 我對神賜的恩典是感謝還是怎樣的? (9:35)
  5. 如果說“我們需要為澳亞基督教會認罪”,你有什麼想法?

20200913 – 計算代價的三重比喻—什麼人不能作主的門徒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李秉源牧師
經文:路加福音14章25-35節(和修本)

 

經文的查考與分享

1. 認識經文題。「不能作我的門徒」出現了三次(26,27,33)。

1.1它們分別對應著哪三個對門徒的要求(three demands)?

1.2就每一個要求,尋找聖經人物,能達標的和不能達標的各一位。

 

2. 分別信徒(believer)與門徒(disciple)題。

2.1被耶穌指稱為「你不能作我的門徒」的人有沒有可能是信徒呢?

2.2按今天你對自己信仰歷程的了解,你是信徒嗎?又是門徒嗎?或兩者皆不是?

 

  1. 認識比喻題。為了讓群眾/聽眾能明白他對門徒的三大要求,主耶穌一口氣講了三個比喻:蓋樓的比喻(28-30)、抗敵的比喻(31-32)、鹽失味的比喻(34-35)。

3.1組長找三個組員(最好是事前找),分別講說其中一個比喻的內容和意義。

3.2其他組員就每一個比喻與作主門徒的關聯性作回應。

3.3比喻給了你什麼重要的教訓或提醒?

 

  1. 代入故事題。回到過去,假如你就是那一大群人(25)中的一個,當你親耳聽見主耶穌跟你說(組員自還其一):

4.1「你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兒女、兄弟、姊妹,甚至自己的性命,就不能作我的門徒。」你會怎樣反應?

4.2「你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,就不能作我的門徒。」你會怎樣反應?

4.3「你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,就不能作我的門徒。」你會怎樣反應?

 

  1. 作主門徒是每一位基督徒一生要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和目標。閱讀以下經文:

(a)主在呼召門徒:看見一個稅吏,名叫利未,在稅關坐著,就對他說:「來跟從我!」(路5:27)

(b)正確的反應:他就撇下所有的,起來跟從耶穌。(路5:28)

(c)不正確的反應:又有一人說:「主,我要跟從你,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裏的人。」耶穌說:「手扶著犂向後看的,不配進神的國。」(路9:61-62)

(d)門徒領受使命:所以,你們(十一門徒)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…(太28:19)

(e)門徒實踐使命:於是領受他(彼得,門徒之一)話的人就受了洗。那一天,門徒約添了三千人。(徒2:41)

5.1你是以上哪一個階段?教會又是什麼階段?

5.2 組長:留意組員的回應,並給予提醒和鼓勵。

 

20200906 – 你是我的愛子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梁錦波傳道
經文:馬太福音1章1-11節

 

問題分享

  1. 馬可福音第 1章2-3節提及那兩卷舊約經文?
  2. 跟據約翰福音第 1章28節,施洗約翰在那地方給人施洗?
  3. 舊約到新約,神大約停了多久,沒再有賜下神的話給以神的子民?
  4. 耶穌基督受洗時,出現一個什麼景象?
  5. 試分享用水施洗與聖靈施洗有什麼分別?
  6. 聖經十誡中,第一及第五誡的命令是什麼?
  7. 馬可福音第一章中,那三節經文提出三位一體的神?
  8. 試分享何謂三位一體的神?

 

20200830 – 分別羊群的比喻—如何準備末世大審判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李秉源牧師
經文:馬太福音25章31-46節(和修本)

 

經文的查考與分享

  1. 自由分享題。

1.1「末世大審判」讓你想起什麼?

1.2其中有什麼跟你或你的家人是息息相關的?

 

  1. 認識經文題。

2.1在這末世大審判的場景裡,出現些什麼「形象」(figures)?誰應該出現卻沒有出現?

2.2「榮耀的寶座」(31)與啟示錄20章第4節的「寶座」或第11節的「白色大寶座」是不是同一個寶座?

 

  1. 認識審判裡的不同角色。

3.1耶穌是審判官。經文裡稱呼祂有哪四個名號?(其中一個是間接稱呼)

3.2眾天使在審判的過程裡,有扮演什麼角色嗎?

3.3受審時,萬民(all the nations)被分為哪兩類人(羊)?

你和家人會是哪一類?會不會有人能獲得豁免?

 

  1. 認識審判的原則。

4.1蒙福的是綿羊,他們會有什麼賜福?(34) 他們得賞賜的原因(即原則)是什麼?(40)

4.2受詛咒的是山羊,他們將有什麼報應?(41) 他們招報應的原因是什麼?(45)

4.3這個審訊的過程和原則合情合理嗎?對所有人都公平嗎?

 

  1. 「餓了,渴了,流浪,赤身露體,病了,在監獄裏」出現了4次(35-36,37-39,42-43和44節)。

5.1耶穌講了4次之多,代表問題嚴重嗎?今天資源更豐富、知識更發達,問題有大大改善嗎?

5.2但耶穌沒有尋求「更豐富的資源」或「更發達的知識」,主的解決方法是什麼?要面對的最大阻力在哪裡?與你或教會有關嗎?

 

  1. 神學思考題(時間不足,就不用討論) 。

6.1當審判時刻的臨到(32-33),人還有機會從左邊走到(或被調)到右邊去嗎?為什麼?

6.2按審判的過程和引用的法理原則,沒有提到「信心」,但人的信心重要嗎?

6.3聽完這個「大審判」的比喻,你覺得信的人高興還是不信的人高興?為什麼?

20200823 – 人生在世 有種責任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梁健雄傳道
經文:馬太福音9章35-38節

 

引言:

每個跟從耶穌的人都離不開社會責任,其中一個信仰的危機是將 “屬世的事” 與 “屬靈的事” 二分化,導致信仰上的偏差,今天的分享集中於福音書中耶穌的榜樣及教導。

 

大綱:

  • 何謂“社會”、“服務” ? (太9:35、20:28)
  • 耶穌的榜樣、吩咐 (太9:35-38、20:27)
  • 見證分享: 澳亞社會服務的現況、前景 (雅2:15-16、彌6:8、太25:35-40、賽6:8 )

 

總結:

為主作更大的事! (約14:12)

 

開放討論問題:

  • 你可以為主作什麼? 在社會服務上可以有什麼參與?

20200816 – 末世信息1—如何作一個蒙稱讚的事奉者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李秉源牧師
經文:馬太福音25章14-30節(和修本)

 

經文的查考與分享

  1. 組長用以下的問題,引導組員認識這比喻故事。有幾個僕人?各人得了多少銀子?誰賺?誰蝕(虧本)?誰得稱讚?誰受責罵?
  2. 主人的去與來是比喻主耶穌的什麼?因此,我們作主門徒的人要怎樣預備好自己來迎見祂?
  3. 「一千銀子」相當於6,000工人一日的工錢。如以澳洲最低工資計算,約有多少刀(dollar)澳元?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個僕人,你會怎樣用手上這筆錢?賺了會怎樣?虧本了又會怎樣?
  4. 「銀子」除了比喻作「金錢」(money)以外,還可以比喻作「才幹」(talent)或「恩賜」(spiritual gift)。你覺得神給了你什麼恩賜才幹?你怎樣使用它們才配得上是一個「又良善又忠心」的事奉者?
  5. 拿了「五千」和「二千」的僕人都得到相同的賞賜(21和23節)。主人給予賞賜的目的是什麼?因忠心事奉而得到賞賜,無論是人的或神的,你認為是合宜的鼓勵還是醞釀驕傲的溫床?
  6. 「銀子」還可以比喻作「時間」(time) 或「機會」(opportunity),如果你原有的是「五千」,現在還剩下多少:二千、一千、一百,還是六千?你是賺了還是蝕了?
  7. 關於拿了「一千」的僕人。7.1主人用了哪三個形容詞來評價他?如果是你,你會有什麼反應?7.2他被主人狠狠地罵了。以下的原因,哪一個最大:(a) 他不作為,因為他認定自己做不好。(b) 他為人懶惰,欠缺動力去發展。(c) 投資總有風險,他擔心虧蝕。(d) 他認定主人甚是嚴苛,所以,他就更是不敢有所作為。

    7.3澳亞是這樣的僕人嗎?如果是,應當如何改變?

    8. 當主耶穌回來之日,祂要跟你「算帳」(settle account)(19節),你要向祂交帳(gift account)。8.1 主給了你什麼事奉的才能?你的才能用在教會裡多些還是用在社會裡多些?8.2你有把握主給你傳福音的對像和機會嗎?最近一次領人信主是什麼時候?

    1. 回應禱告:二人或三人一組,彼此代禱。

20200809 – 再說神國的事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梁錦波傳道
經文:使徒行傳1:1-12

 

引言:

  1. 溫故知新神國的事
  2. 靜心聆聽神國的事
  3. 靜候宣講神國的事

 

輔助經文: 馬太福音 13章(選節)

 

問題:1. 使徒行傳提到的前書是指哪一卷書?

  1. 為什麼主耶穌吩咐門徒不要離開耶路撒冷?
  2. 聖靈的洗與聖靈降臨有分別嗎?
  3. 門徒當時明白主耶穌的教導嗎?
  4. 主耶穌說: ˹要在耶路撒冷、猶太全地、和撒瑪利亞、直到地極、作我的見證。˼是什麼意思?
  1. 什麼是神國的事?
  2. 在末世時代教會要留意什麼景況?
  3. 你會主動與人傳講福音嗎?
  4. 我們怎樣才可以得力與人傳講福音?
  5. 我們如何裝備行出主的大使命?

20200802 – 知行合一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梁健雄傳道
經文:尼 8:1-18

 

引言:

第8 -9章故事的描述主角是以斯拉,可看為以斯拉記第7-10章的後續。當尼希米重建硬件完成後,立刻用律法書去教導以色列民眾。

 

大綱:

  1. 知: 宣讀及講解律法 (8:1-8)
  2. 將憂愁變成喜樂 (8:9-12)
  3. 行:重守住棚節 (8:13-18)

 

結語:

讀聖經不要只讀不行,第一步要先有正確的態度去讀,第二步自然會行出來。

 

討論問題:

  1. 以斯拉和尼希米均為領袖,二人的職分有何不同?(8:1)
  2. 摩西的律法書指什麼? (8:2)
  3. 百姓聽見律法書上的話後,為何悲哀哭泣?(8:9-10)
  4. 住棚節有什麼意義? (8:14) 請翻看 利23:41-43
  5. 學以致用,付諸行動,我讀了聖經後是怎樣做的? (8:13-18)

20200726 – 好牧人比喻—牧人式領導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李秉源牧師
經文:約翰福音10章11-18節

 

經文的查考與分享

  1. 溫故知新題。約10:1-18被稱為「羊圈的比喻」,從9-11節找出

「羊群」、「羊門」和「牧人」三個元素。

1.1耶穌啟示自己是什麼?(即我是…)

1.2耶穌的自我啟示其目的是什麼?

 

  1. 在教會牧養的人常被稱為神的「工人」(worker)

2.1這與第12-13節的「雇工」(hired hand) 有什麼重要的不同?

2.2如果你是教會的執事,看見牧者活像個「雇工」,你會怎樣給他/她

「溫馨的提示」?

 

  1. 字義題。好牧人的「好」在新約出現了101次,在不同經文裡的翻譯略有不同。

3.1查閱以下經文(中或英):太5:16; 太5:17;太26:10;羅12:17;

來13:18;各2:7。

3.2若一個牧者具備以上的「好」,你能辨認出來嗎?常言道,

「知人口臉不知心」。你試過跌眼鏡(=看錯人)嗎?

 

  1. 從第14-16節,認識「好牧人」所應具備的三個素質(traits)。

4.1對圈內的羊:

4.2對天父:

4.3對圈外的羊:

4.4還有什麼素質是好牧人所必須有的?

 

  1. 細讀經文題(有時間才查考)。

5.1第15-18和25-30節,出現「父」或「我父」合共幾次?

5.2從子看父。耶穌怎樣對父?

5.3從父看子。父怎樣對耶穌?

5.4第30節,耶穌說:「我與父原為一」(I and the Father are one)。

這個「一」是什麼意思?

 

  1. 應用題:全組合作「尋羊計劃」。

6.1澳亞基督教會的「圈外羊」會是什麼人?他們有什麼特徵?

有什麼需要?

6.2用什麼方法去接觸他們?誰去向他們傳福音?誰預備做初信栽培?

6.3有人信了主,但他(們)不想參加教會。二人角色扮演,一是初信,

一是栽培者:後者用第16下的話去鼓勵前者?

 

20200719 – 最佳男配角

 

 

點我下載

講員:梁錦波傳道
經文:約拿書1-4章

 

引言:

第一章        認清神的方向

第二章        回轉神的路向

第三章        認清神的事工

第四章        明白神的心意

 

問題分享

1約拿第一次被神呼召後,他有什麼回應?

2約拿逃避神後,他遇到什麼光景?

3約拿在魚腹中禱告,對我們有什麼啟示?

4約拿書中提到有什麼神蹟?

5神為什麼不消滅尼尼微人?

6約拿為什麼大大不悅,且甚發怒?

7全城尼尼微人悔改是誰的能力?

8在第四章中,約拿提到神有什麼屬性?

9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人是指什麼人?

10你在教會中尋找到合適的事奉崗位嗎?

11你有否曾經逃避神的呼召?

12如果你是約拿,你明白神的心意嗎?